唐朝中书令

作者:AI创作 -
唐朝中书令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唐朝中书令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唐朝中书令以及为什么在唐朝中书令和中书侍郎都是正三品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在唐朝中书令和中书侍郎都是正三品
  2. 哪朝紫薇成为中书令的代名词
  3. 唐中书令晋公裴度微时译文

[One]、为什么在唐朝中书令和中书侍郎都是正三品

〖One〗、唐代中书侍郎为正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比较高的宰相,常常以门下侍郎和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首席宰相。宋仍有此官。元丰改制后,以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与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为宰相。

〖Two〗、宋仍有此官。元丰改制后,以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与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为宰相。又另置中书、门下侍郎为副相。徽宗政和中,改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仍兼侍郎如旧。南宋初,复左右仆射原名,亦仍兼侍郎。

〖Three〗、建炎三年(1129),再改宰相官名,复置参知政事为副相,中书侍郎乃废。元代中书省的长官称为中书丞相,明太祖废除宰相。

〖Four〗、中书侍郎是中书省的长官,副中书令,帮助中书令管理中书省的事务,是中书省固定编制的宰相。是从汉朝开始设置的官职,之后各个朝代曾改过名称,但大都有类似官职设置。

[Two]、哪朝紫薇成为中书令的代名词

〖One〗、一解:紫微,古代天文学中指紫微星垣,自汉代起用来比喻人世间的帝王居处,即指皇宫。唐代,中书省设在皇宫内,是国家比较高的政务中枢,故“开元元年,中书省曰紫微省,中书令曰紫微令。”

〖Two〗、后中书省易名紫微省,中书令易名紫微令,虽时间不长,却成为历史掌故,以致后来凡任职中书省的,皆喜“紫微”称之。唐代诗人杜牧当过中书舍人,人称“杜紫微”。大诗人白居易也任过中书郎,并到海宁硖石游玩时曾写有紫薇诗:“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Three〗、由此,海宁又另名紫微,与紫薇花是有区别的。

[Three]、唐中书令晋公裴度微时译文

唐朝中书令晋公裴度地位还很卑微的时候,客居洛中。曾经骑着一匹跛脚驴,进到皇城里,正走上天津桥。当时淮西割据不朝于朝廷有好几年了。有两位老人倚着桥柱子站着,说道:“蔡州用兵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官府征发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忽然看见了裴度,吃惊地走开了。裴度的仆人背着书囊走在后面,离裴度稍远一点,听见老人说:“刚才忧虑蔡州没有平定,原来是等待这个人做将。”等回来以后,仆人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裴度。裴度说:“他们看我贫困潦倒戏弄我罢了。”那年的秋天,果然参加乡试,第二年就考中了科举。到执掌重务时,朝廷议定授予吴元济符节和斧钺,邀请朝中的英才对答事宜。宪宗问宰相和群臣们,裴度上奏说:“贼臣飞扬跋扈四十多年了,朝廷圣明暂且含忍,是考虑到怕伤害了一方的生灵,却不听闻他们有归顺朝廷的意思,而且还想要独霸一方。如果再授给他们重权,反而会更加助长他们凶恶叛逆的气焰。凭着皇帝陛下的聪明威武,分封的诸镇都愿意尽力于王事。请皇帝给我下一道诏书,我愿带兵去讨伐叛贼,一定平定妖孽。”于是皇帝就任命裴度做了淮西节度使,兴师讨伐逆贼。这时许滑统率三军,先在郾城县驻屯。裴度统领五万精锐人马和他会师,擂鼓摇旗,纪律严明,一直攻到了蔡州城下,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献上擒获的叛贼,淮西于是平定。后来入朝廷,官授正司徒,做侍中中书令。文人而兼武德,威振天下,光耀古今。等到留守洛师时,还常常说起天津桥那两个老人的事。在出征淮西时,奏请韩愈从中书舍人提升为掌书记。等平定了叛贼回朝觐见时,乐和李仆射正做华州刺史。他们都穿着出征的衣服,拉着马,带着弓箭袋,在道路边迎接裴度。韩愈还写了一首诗说:“荆山行尽华山来,日照潼关四扇开。刺史莫嫌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关于唐朝中书令,为什么在唐朝中书令和中书侍郎都是正三品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