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称寡人

作者:网友投稿 -
唐朝称寡人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唐朝称寡人,寡人是谁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前朝皇帝怎么称呼
  2. 李世民自称
  3. 寡人是谁

[One]、前朝皇帝怎么称呼

〖One〗、我们在看关于帝王的古装剧或者古装电影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那些皇帝发号施令,他们往往有好多不同的自称,譬如“朕”、“孤”、“寡人”等等。那么,这些称谓到底是怎么来的,分别又代表着什么含义呢?下面就来为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Two〗、朕是我们最常见到的皇帝的自称。但实际上“朕”这个自称原来并非是皇帝的专属,而是一个普通的第一人称代词。不分贵贱,人人都能用的。但是,自秦始皇统一六国称皇帝之后,“朕”就成了皇帝的专属自称了。除了皇帝,谁也无权使用了。谁再敢自称“朕”那就是僭越了,是要被杀头的。

〖Three〗、寡人其实是“寡德之人”的意思。应该算是皇帝自谦的一种自称,但这个自称可就不仅仅是皇帝可以用了,古代王侯都是可以用的。尤其是在先秦时代,诸侯们一般都以“寡人”自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甚至连士大夫或者诸侯夫人也都有使用“寡人”这个自称的权利。但是到了唐朝以后,“寡人”也成了皇帝才能拥有的自称了。

〖Four〗、孤和寡人意思差不多,都是一种谦称。一般说某人“称孤道寡”,也就意味着他做皇帝了。此外还有“孤家寡人”一说,现在的意思虽然是意味着某人被孤立,但实际上在古代,“孤家寡人”那就是皇帝。但在春秋时期,“孤”和“寡人”的意义还是有所分别的。诸侯平常自称寡人,有凶事则称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之间界限也逐渐模糊了。孤和寡人,都成了帝王的专属品。

〖Five〗、予这个自称不怎么常见。大多是用于皇帝对先王或者长辈的自称。在先秦时期使用较为普遍。秦汉之后,就不再常用了。但是“予”还有另外一个使用场景,那就是天子居丧期间,也是自称“予”。

〖Six〗、不毂又称不谷,比喻不能如车毂为众辐所凑。这本来是周天子专用的自称。但是随着周朝王室的衰落,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先后崛起,诸侯霸主也敢僭越使用了。这个自称就失去了它辉煌的光环了。秦朝之后,这个自称也就被“朕”所取而代之了。

[Two]、李世民自称

〖One〗、李世民的自称朕,李世民做秦王的时候自称孤,做皇帝时自称朕。

〖Two〗、李世民,出生于武功别馆,唐高祖李渊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被尊为“天可汗”。李世民聪明果断善于用兵,为唐朝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登基后对内以文治天下,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为唐朝盛世奠定基础。

[Three]、寡人是谁

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寡人、孤则成为一般封君的自称,唐朝以后的皇帝偶尔也自称寡人。各代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等封君者也可自称“寡人”。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据说是表示自谦之意,又或者是有无上的权力而有“高处不胜寒”之感,所以自称寡人。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