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吉利数字
很多朋友对于宋朝吉利数字和《西游记》中所有数字的含义是怎样的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One]、《西游记》中所有数字的含义是怎样的
〖One〗、看《西游记》,如果只看妖魔鬼怪,那不如去看《聊斋志异》。各类关于西游的电影被改编得面目全非,倒是开心了,文化体会不到了。《西游记》入选四大名著,也不是浪得虚名。先研究一下书中数字的含义,你便会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一起感受一下数字的奥妙之处。
〖Two〗、“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
〖Three〗、九是自然数字构成中最大的一个数字,因此,从文化角度来说,一是起,九是终。
〖Four〗、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所历劫数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八十一难,有时将一个故事分为几难来写。可见这里的九九八十一难也指遭受的磨难之多,九也指难受系数是比较高级别的。比如书中还有九转大还丹、九转还魂丹、九曜星、九头虫、龙生九子等等。
〖Five〗、孙悟空大闹天宫,无法无天,狂言要与佛祖比试比试,结果被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
〖Six〗、书中点明五行山是由如来五指所化,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
〖Seven〗、五行也代表唐僧师徒四人加上白龙马,共计五行,相生相克,修成正果后又被称做“五圣”。
〖Eight〗、三昧是梵文,也称三摩提,是佛教用语。真火则是道教词语。
〖Nine〗、《西游记》是集儒道释三家思想都融合了进去,我们在书中可以看到佛祖,也看到大仙。
〖Ten〗、三昧真火,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通常理解为如下:
1〖One〗、“心者君火,亦称神火也,其名曰上昧;肾者臣火,亦称精火也,其名曰中昧;膀胱,即脐下气海者,民火也,其名曰下昧。”
1〖Two〗、关于三昧真火,还有诸多解释。七八君更倾向于这样的解释:三昧指禅定的境界,是修行者之心定于一处而不散乱的状态。指代一种境界之下,修行达到一定的状态或级别。
1〖Three〗、04一万三千五百斤--金箍棒的重量
1〖Four〗、据张伯端的《金丹四百字序》记载,“大则一日结一万三千五百息之胎,小则十二时行八万四千里之气。”
1〖Five〗、《难经》中也有记载,人每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次。
1〖Six〗、所以这个数字大致可以理解为修行人一天中的炼息次数和火候。悟空能持这么重的金箍棒,则已表明孙悟空是非凡的仙,已不需要修炼,可以直接使用这个武器了。
1〖Seven〗、这个数字实际所指是修行的时间。
1〖Eight〗、第六十二回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正乃修身
1〖Nine〗、“十二时中忘不得,行功百刻全收。五年十万八千周,休教神水涸,莫纵火光愁。水火调停无损处,五行联络如钩。阴阳和合上云楼,乘鸾登紫府,跨鹤赴瀛洲。”
20、其中提到了五年十万八千周,这说明是指师徒四人要想得真经,必须先修经缘的修行时间。所以在书中它既是取经的路程,又是悟空筋斗云的距离。
2〖One〗、06四万七千--吃一个人生果能活的年岁
2〖Two〗、这个数字在《西游记》中也常出现,如:人参果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花果山有猴子四万七千只;狮驼国有小妖四万七千个。
2〖Three〗、四万七千这个数字取自四大仙山:蓬莱山、扶桑山、方丈山、沧浪山。其中方丈山,在大海中,高四万七千丈。
2〖Four〗、唐僧也叫唐三藏,尊称为“三藏法师”,俗称“唐僧”。
2〖Five〗、“三藏法师”是指佛法高深的大师,精通佛教圣典三大类律、经、论,即《律藏》、《经藏》和《论藏》。《律藏》里主要是关于佛教僧侣的戒律和佛寺的一般清规,《经藏》记载了释迦牟尼和他早期门徒的一些教义,《论藏》则是集合了佛教各派学者对佛教教义的论述解说。通常对精通此三部经书的僧人尊称“三藏法师”。所以世界上不止一个三藏法师。
2〖Six〗、西天取经中,如来最后传了唐僧五千零四十八卷有字经书,
2〖Seven〗、如来说:“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Fourteen〗、卷。”
2〖Eight〗、这个数字与猪八戒的九齿钉耙重量,沙和尚的降妖宝杖重量,皆是一样。可见冥冥之中,自有天数。
2〖Nine〗、唐僧从五行山把孙悟空救出后,师徒二人便上路了。没多久,他们便遇到了第一批敌人--六个毛贼,分别唤作: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
30、实际上是佛教里所说的六根,眼、耳、舌、鼻、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3〖One〗、孙悟空上前全部将其打死,则是表明悟空六根已除,清静了,心猿已正。
3〖Two〗、书中也有很多“八百里”这个数字,比如通天河八百里,唐僧师徒去西天的最后一站,距离灵山也是八百里路,老鼠精号称“黄风大王”的地盘也叫“八百里黄风岭”。
3〖Three〗、此数字出自《世说新语.汰侈》的记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唤“八百里驳”,后世的诗词当中多以“八百里”指代牛。
3〖Four〗、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3〖Five〗、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Six〗、九九归一,以上只是《西游记》数字文化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的数字秘密等待解开,这也许是研究《西游记》的另一个魅力所在。
[Two]、宋朝太师和太尉各是什么官呢
〖One〗、太师指两种官职。一是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周),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二是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Two〗、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比较高官员,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无关,故带有虚位性质,不同于丞相、御史大夫等官职。武帝时以贵戚为太尉,而又和丞相同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将大司马改为太尉。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置僚佐。后曹操撤销三公制,自任丞相。曹丕时期曾短暂恢复,后又撤销。自隋撤销府与僚佐,便渐次演化成优宠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赠官。元不常置。明朝废止。
[Three]、在阿拉伯数字以前中国古代用什么计数
1。结绳计数,绳子每打一个结代表一个或一次,以此类推。
2。筹码计数,每一筹码代表1,或10,或100,等,以此类推。
为了能记录数和运算结果,人们发明了记数方法.保存数字记录的办法有三种:结绳、签筹、黏土证物。
〖One〗、结绳是近来我们所知的最早的计数工具(除手指之外),它出现早于任何的文字,因此对于它被发明的时间和地点都找不到记载。结绳就是指以绳子上打结的数量来表示事物的多少,同时结的大小和形状都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含义。我国上古时期的“结绳记事”法,史书上有很多记载。
汉朝郑玄的《周易注》中记载:“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九家易》中也说:“古者无文字,这种记数方法在没有掌握文字的民族中曾经被广泛地采用,有些一些民族甚至一直沿用至今。根据记载,鞑靼族在宋代时仍没有掌握文字,每当发生战争要调发军马时,就在草上打结,然后派人火速传达,有多少结就表示要调多少军马。
现在一些秘鲁的牧羊人,还在用这种方法计算牲口。
〖Two〗、比结绳记数稍晚一些,古代的先民又发明了用签筹记数的方法,即在骨片、木片或竹片上做上标记或刻痕,以此来表示数目的多少。汉朝刘煦在《释名?释书契》中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
”说明契刻的目的主要是用来记录数目。人们在订立契约关系时,数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争端的因素,于是,人们就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线条作符号,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这就是古时的“契”。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分作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以两者吻合为凭。
《列子?说符》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宋国人,在路上拾到别人遗失的契,回到家中便把契藏了起来,并偷偷数契上刻的齿数,因为为这些齿代表的钱数不少,非常高兴,情不自禁的对邻居说:“我快要发财了。”这段故事说明古代的契上刻的是数目,主要用来作为债务的凭证。
这类证物从八千年开始就被广泛地使用了.公元前8000年至前4400年间使用的初期证物,形状简单,并以不同形状代表不同类的物体.例如,一个卵形的证物表示一罐油,而一个小球形的证物代表一升谷物.公元前4400年以后,人们设计并使用了更多形状的证物,证物上面的标记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在农耕时代的早期(公元前8000年至前3100年),证物与被说明的物品之间形成一对一的关系.
=====================================
康熙年间,何国宗、梅谷等人编著的《数理精蕴》,列举了一套专用数字名称:个(100)、百(102)、千(103)、万(104)、亿(108)、兆(1012)、京(1016)、垓(1020)、秭(1024)、穰(1028)、沟(1032)、涧(1036)、正(1040)、载(1044)、极(1048)、恒河沙(1052)、阿僧祗(1056)、那由他(1060)、不可思议(1064)、无量数().其中前几个是十进制、从亿开始为万进制(《太平御览》称“十万谓之亿,十亿谓之兆,十兆谓之京,是京谓之垓,”《孙子算经》称“十垓为秭”,说明存在两种不同的计数方法).比个位小的数,按递减,依次为分、厘、豪、丝、忽、微、纤、尘、埃、渺、漠、模糊、逡巡、须臾、瞬息、弹指、刹那(一念之间)、六德(《周礼》6种乐器的声音)、虚空(最小可数量)、清静(无限小的数).从选用的词汇来看,显然是用越来越短的时间和越来越小的空间来描述越来越精确的数量的变化.
==========================================
关于宋朝吉利数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