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官吏设置

作者:本站原创 -
宋朝的官吏设置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宋朝的官吏设置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宋朝官职如何分配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宋朝官职如何分配
  2. 宋朝官职品级
  3. 宋朝的宰相是什么官职

[One]、宋朝官职如何分配

查看文章宋朝文武官职详细资料2008年05月08日星期四10:29宋朝官职01.通直郎随奉太子的侍从官02.承信郎武职官最后一阶,宋武职共有52阶。03.成忠郎武职官第48阶,充左班殿前侍卫官。04.秉义郎武职官第45阶05.武翼郎武职官第41阶06.宣抚使负责督察军事的重任,职位高于安抚使。07.节级弓手班头,统制弓手,听命于县尉。08.巡检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事务,属于较高一级官职。09.通判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权和知州(知府)共同处理事务,并监督行动。10.士曹参军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殴等诉讼案。11.司录参军书写六曹公文的专职官员。12.局务官掌监造盐、铁等业的官员。13.主簿掌出纳官物、销注簿籍等事的县级官员,官阶次于县丞。14.县尉掌管训练兵丁、防奸禁暴、查缉走私等治安事务的县级官员。15.兵曹六曹之一,置参军一人掌兵事、缉捕等事。16.兵马都监马步军统制官。17.都监有两种,一种是路分都监,掌本路禁军的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另一种是州府都监,掌本城军队的屯戍、训练、器甲、差使等事。18.监当官州府所设掌管征收茶、盐、酒税事务的官员。19.典级掌礼仪制度的官员。20.胥吏办理文书的小吏。21.都统制属于御营使,为监护诸军将领协同作战的军事长官。22.同都统制官职相当于副都统制。23.御营使统管全国军事。24.保义郎右班殿前侍卫官。25.团练使州府一级的常设武官,从五品。26.钤辖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统制官。有路分钤辖、州钤辖。27.武经郎又称西京左藏库副使,即西京(洛阳)供备库副职武官28.朝奉郎又称左、右司谏,即谏议官,位次于谏议大夫下。29.宣谕使、抚谕使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处理冤狱,措置营田的监时性官员,即所谓“钦差大臣”。30.忠训郎又叫“左侍禁”即内宫侍卫官。31.镇抚使由中央委派负责一个地区或几个州府军事防务的临时设官。负责辖区军事防务兼理民政、财政等事务。32.宜文字简称“机宜”如同秘书或机要秘书。33.龙图阁学士皇帝侍从的荣衔,掌管御书、御制文集、典籍、属籍、世谱等事。34.提举原意管理,主管专门事务,提举宫观,为安置罢退的大臣而设,光领俸禄不管事。35.枢密使掌全国军机、边备、征战等事的比较高军事长官。36.大理评事签书判官掌管刑狱的京官。37.参政知事宰相的辅助,通称“使相”。38.起居舍人又称右使,皇帝的近臣,负责记载皇帝的言行。39.中书舍人地位比起居舍人高,掌管起草诏书。40.翰林学士皇帝最亲近的顾门兼秘书,权力极大,有“内相”之称,往往是“将相之储”。宋朝武官宋朝的官制非常复杂,分为阶官和职官两种。阶官,对于武将来说,简单来说就是现在军衔制度,如上校之类;而职官,就是团长营长之类。例如,狄青曾经做过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秦州刺史是虚衔,代表他的官职大小,代表从五品的官员,而是泾原路副都总管是职官,是负责统领泾原路兵马的指挥官。两名武将要比较官的大小,一般来说,是比较阶官。那么,这些阶官是如何比较的呢?宋朝的官制发生过三次变化,分别是政和以前武将官制(1116年前),政和官制(1116至1131)和绍兴官制(1131以后),大体如下政和新官政和之前旧官官品阶次太尉政和新置,以太尉本秦之主兵官、遂定为武阶之首。正二品1通侍大夫内客省使正五品2正侍大夫延福宫使正五品3宣正大夫履正大夫正五品4协忠大夫并政和新置。正五品5中侍大夫景福殿使正五品6中亮大夫客省使从五品7中卫大夫引进使从五品8翊卫大夫从五品9亲卫大夫从五品10中缺拱卫大夫并政和增置。正六品12左武大夫东上?x门使正六品13右武大夫西上?x门使正六品14正侍郎正七品15宣正郎正七品16履正郎正七品17协忠郎正七品18中侍郎并政和增置。正七品19中亮郎客省副使正七品20中卫郎引进副使正七品21翊卫郎正七品22中缺拱卫郎并政和增置。从七品24左武郎东上?x门副使从七品25右武郎西上?x门副使从七品26武功大夫皇城使从七品27武德大夫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从七品28武显大夫左藏库、东西作坊使从七品29武节大夫庄宅、六宅、文思使从七品30武略大夫内园、洛苑、如京、崇仪使从七品31武经大夫西京左藏库使从七品32武义大夫西京作坊、东西染院礼宾使从七品33武翼大夫供备库使从七品34武功郎皇城副使从七品35武德郎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副使从七品36武德郎左藏库、东西作坊副使从七品37武节郎庄宅、六宅、文思副使从七品38武略郎内园、洛苑、如京、崇仪副使从七品39武经郎西京左藏库副使从七品40武义郎西京作坊、东西染院、礼宾副使。从七品41武郎翼供备库副使从七品42敦武郎内殿承制正八品43修武郎内殿崇班正八品44从义郎东头供奉官从八品45秉义郎西头供奉官从八品46忠训郎左侍禁正九品47忠翊郎右侍禁正九品48成忠郎左班殿直正九品49保义郎右班殿直正九品50承节郎三班奉职从九品51承信郎三班借职从九品52下班祗应殿侍无品上面就是一直到南宋初年的武将官阶情况,先比较品,同品官职就比较阶次。看到这些东西,会有人会问,当一名武将,从阶官来说,升到正五品之后,上面好像就是太尉啊?一下子从正五品到从二品?其实,在这个中间,还有从四品的诸卫将军,正四品的诸位大将军,从三品的诸卫上将军,正三品上护军这些环卫官。此外,还有:节度使(从二品)、节度使留后又名承宣使(正四品)观察使(正五品)、防御使(从五品)、团练使(从五品)刺史(从五品)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为从二品殿前副都指挥节度使、节度使留后又名承宣使为正四品、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观察使为正五品)殿前马步军都虞侯、防御使、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团练使,诸州刺史,驸马都尉为从五品,总管、钤辖这些职官都是搭配从五品阶官。某路都监约为从七品某州都监约为正八品正将约从七品副将约为从八品

[Two]、宋朝官职品级

〖One〗、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左/右丞相、少师,少傅,少保

〖Two〗、职官:枢密使、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Three〗、职官: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太尉

〖Four〗、职官:签书枢密院事、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御史大夫、六部尚书、左右金吾卫/左右卫上将军、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牧、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

〖Five〗、职官:观文殿学士、翰林/资政/保和殿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保和/端明殿学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学士、枢密直学士、左右散骑常侍、权六曹尚书

〖Six〗、职官: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直学士、御史中丞、开封尹、尚书列曹侍郎、诸卫上将军、太子宾客/詹事

〖Seven〗、职官: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宗正卿、秘书监、诸卫大将军、殿前副都指挥使、承宣使

〖Eight〗、职官:保和殿/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侍制、左右谏议大夫、权六曹侍郎、国子祭酒、少府/将作监、诸卫将军

〖Nine〗、职官: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观察使、通侍/正侍/宣正/履正/协忠/中侍大夫

〖Ten〗、职官:太常/宗正少卿、秘书少监、内客省使、延福宫使、景福殿使、枢密都承旨、中亮/中卫/翊卫/亲卫大夫、殿前马/步军都虞候、防御使、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团练使、诸州刺史、驸马都尉

1〖One〗、职官:集英殿修撰、左右司郎中、国子司业、军器监、都水使者、内侍省都知/副都知、宣庆/宣政/昭宣使、拱卫/左武/右武大夫、内侍省押班、枢密承旨/副承旨

1〖Two〗、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左右司员外郎、右文殿/秘阁修撰、开封少尹、开封府判官/推官、少府/将作/军器少监、和安/成和/成安大夫、陵台令

1〖Three〗、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谏、侍讲、直龙图/天章/宝文阁、枢密副承旨、武功至武翼大夫、成全/平和/保安大夫、翰林良医、赤县令

1〖Four〗、职官:左右正言、符宝郎、监察御史、直显谟/徽猷/敷文阁、太常/宗正/秘书丞、大理正、著作郎、崇政殿说书、内符宝郎、正侍至右武郎、武功至武翼郎、和安至保安郎、翰林医官、合门宣赞舍人、判太医局令、翰林医效/医痊

1〖Five〗、职官:秘书郎、太常博士、枢密院计议官/编修官、敕令所删定官、直秘阁、著作佐郎、国子监丞、国子博士、大理司直/评事、训武/修武郎、内常侍、京府判官、京畿县令、赤县丞、太史局五官正、中书/门下省录事、尚书省都事

1〖Six〗、职官:少府/将作/军器/都水监丞、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太常寺奉礼郎/太祝、太学/武学/律学博士、主管太医局、合门祗候、东/西头供奉官、从义/秉义郎、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承直/儒林/文林/从事/从政/修职郎、京畿县丞、诸州县令/丞、赤县尉、防御/团练副使、太史局丞/直长/灵台郎/保章正、翰林医愈/医证/医诊/医候、守阙主事/令史/书令史

1〖Seven〗、职官:殿头高品、郊社/籍田/太官令、国子太学正/录、武学谕、律学正、太医局丞、忠训/忠翊/成忠/保义郎、挈壶正、京畿县尉、诸州别驾/长史/司马、枢密院守阙书令史

1〖Eight〗、职官:高班、黄门内品、承节/承信/迪功郎、诸州县尉、城砦/马监主簿、诸州司士/文学/助教、翰林医学

[Three]、宋朝的宰相是什么官职

宋朝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

宋太祖建国后,不断加强皇权,分化、削弱相权。实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职权被一分为三,中央虽设三省,但三省及六部长官不经特许不得管理本司事务,成为闲职。

实际权力归属“中书门下”这一机构,又称政事堂、都堂等,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以同平章事为长官,多由中书、门下两省侍郎担任,无定员。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

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

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

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宋太宗亲撰八分字神道碑赐之。累封韩王,赐谥“忠献”,并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Fourteen〗、功臣之一。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