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科举考试成绩怎么算
大家好,唐朝时科举考试成绩怎么算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唐代科举制等级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下面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唐朝时科举考试成绩怎么算和唐代科举制等级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One]、唐代科举制等级
〖One〗、唐朝的科举,分常科和制科。每年分科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称制科。明经和进士为唐朝常科的重要科目。
〖Two〗、唐朝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分为两部分,即生徒和乡贡。所谓生徒,便是指官办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不需要参加地方考试,而是直接参加“省试”;乡贡则是指那些通过自学或私塾学成者,他们需要先通过地方考试,合格后再到京城参加“省试”。“发解试”又可细分为两级,分别由县、州两级负责:其中县级由县尉主持考试,通过考试者由县里出具证明,然后便可参加州里的考试了。州级则由司功参军主持考试,一般在八九月进行,也被称为“秋闱”,考试通过后,州里会给合格者颁发“解状”。
〖Three〗、取得了“解状”的学生,身份就变成了“乡贡”,也可称作举子,拥有了参加省试的资格。此外,州县预试的第一名被称为“解元”。
[Two]、唐朝的晋升机制
大唐王朝的官员选拔和任用,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科举考试、荫庇和胥史升迁。与后世普遍形成的刻板印象不同,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方式,终大唐一朝,始终都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此外,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与利用荫庇特权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
唐代的主要科目和内容极为丰富——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制举两种。所谓常举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科举;制举是指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由于常举和制举选拔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试内容、考生来源、考试方法上有很大区别,而常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
常举的主要科目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由于秀才考试难度过高,很快放弃,明经和进士则变成了最主要的科目。明经考试各部儒家经典和《老子》、《庄子》等,而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规定明经考试加试时务策,考官就当前时务提出策问,考生书面作答。
上面的考试内容设置有两个极其显著的优点
覆盖范围极其广泛,考生的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儒家经典。比如,宰相元载,就是因为精通道家学说,通过“道举”中的进士。
讲求具体的实务能力,而非死记硬背的书呆子。例如,明法科,是为了选拔司法官员,考试内容则为唐律七条,令三条。
鼓励和培养大局观和全局意识。例如,进士科考试为“时务策”五条,主要是针对当时国家的方针大计的现实来提出问题并作回答,使考生面向社会,学会观察、思考问题,设计解决办法。
唐代科举的应试者来源相当广泛——唐代科举的应试者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即“生徒”和“乡贡”。
“生徒”即官办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官宦人家或者乡绅等富裕阶层的子弟。“乡贡”即普通的老百姓子弟,在家自学或在民间私塾、乡校学成,到县、州应试,经地方考试合格,再到京师应试。
显而易见,这种制度上的设计让普通百姓子弟中的佼佼者同样有机会通过考试来晋身官僚,从而实现自下而上的阶层突破。
唐朝的官员品级依正、从、上、下分为九品三十级,在这个漫长的官场阶梯上有两条泾渭分明的界限:第一个界限是在六品到五品之间。五品以上官员可以享受到的特权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特权,便是可以指定自己的一个儿子获取荫庇入仕的资格,而不需要经过科举考试。第二个界限则是四品到三品之间。三品以上的官员获得了成为宰相的资格。
在大唐王朝中后期,全国范围内五品以上的官员总数基本上保持在2000个左右,那么通过荫庇为官的数量自然不会太少。从表面上,荫庇为官的官宦子弟没有通过科举考试,水平令人担忧,然而,实际上由于他们的父辈都是朝廷的现任官员,长期处理各种具体事务,通过自身的耳闻目染和父辈的言传身教,获益良多,故而在为官之后,反倒是他们往往比科举官员更快的适应职位,结果造成了荫庇制官员经常嘲弄科举官员迂腐不通世务。例如,中唐最著名的铁腕宰相李林甫就是利用荫庇之权入仕为官的,他的能力和手腕,绝对是大唐中晚期的第一!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官吏”似乎是一个整体,但实际上在漫长的中华帝国时代当中,官是官吏是吏,两者之间不但泾渭分明,而且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史是绝对不允许、不可能变成官的。但是,唐朝对此同样保持了开明的态度,吏只要表现出色,就可以变身为官,甚至位极人臣。
[Three]、唐朝科举考试的内容
〖One〗、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Two〗、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通过朝廷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Three〗、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这时科举仍然留有一定的察举制影子。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这样做的原意跟举察一样,是希望可以兼顾人材在试场外的表现。
〖Four〗、但同时这亦无可避免造成不公平,出现士子与考官之间的利益瓜葛。到了唐末吏治败坏时,弊病更甚。到了唐代后期,出身寒门由科举入仕者渐多,与世族门荫入仕者形成两大官僚派系集团,互相倾轧,史称“牛李党争”。
〖Five〗、武则天主政时,曾首创由皇帝主持,复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举。但是,二者在唐朝时并未有成为定例。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