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邵雍没有做官

作者:原创编辑 -
宋朝邵雍没有做官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宋朝邵雍没有做官,以及程朱理学为什么没在宋朝成为正统思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程朱理学为什么没在宋朝成为正统思想
  2. 河南邵姓起源

[One]、程朱理学为什么没在宋朝成为正统思想

〖One〗、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

〖Two〗、理学,基本是由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创立的新儒学,传承于子思、孟子一派的心性儒学。程伊川先生更重理,朱子创造性地发展了伊川先生的理学,最后形成了程朱理学体系。程朱理学在南宋并没有多少优越的地位,自元朝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定为官学兴盛以后,程朱理学在日本朝鲜琉球越南影响也颇大。

〖Three〗、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这使得理学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形成了理高于势,道统高于治统的政治理念,为抑制君权,让中国政治在宋明两朝走向了平民化和民间参政议政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使得逻辑化抽象化系统化的伦理道德化的主宰“天理”、“天道”,取代了粗糙的“天命”观和人格神,是中国及世界哲学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越。

[Two]、河南邵姓起源

提要:河南邵氏源流,河南邵氏源流〖One〗、洛阳安乐窝邵氏始祖邵雍,始迁祖邵仁。北宋时,康节公居洛三十余年,

始祖邵雍,始迁祖邵仁。北宋时,康节公居洛三十余年,生二子:伯温、仲良。伯温又生三子:溥、博、傅。宣和末伯温遵父嘱携眷再度入川,免于金人入侵之难;溥、博等扈宋高宗南迁浙江杭州。明代邵溥二十代孙邵仁来洛阳做官,遂居洛阳。现安乐窝邵氏均是邵仁后代。从康熙时起,历代世袭“翰林五经博士”直至清末。堂号:安乐堂。字辈:文景贞元会,性理世泽长,明珠光先照,彩羽翼复成。安定修鸿业,宗功永克昌。家齐为忠孝,仁厚本诚良。该族邵氏历代名人有:邵雍(康节)、邵伯温、邵仲良、邵溥、邵博、邵仁、邵养醇、邵国璋、邵文学、邵景龄、邵居安、邵炳、邵焕、邵启运、邵程、邵毓嵩、邵世纪等。

始祖邵古(邵雍之父),始迁祖邵述祖。邵雍在十二岁时随父邵古由范阳迁衡漳,再迁共城(今辉县),隐居苏门山百泉湖,深研易理;三十九岁时离开百泉定居洛阳。明崇祯十五年邵雍之二十二世孙邵述祖由洛阳迁回百泉定居。字辈同洛阳安乐窝邵氏。该族邵氏历代名人有:邵古、邵述祖等。

始祖邵雍。元时其后裔邵淑齐自洛阳迁山西洪洞县,到明初邵雍廿十一世孙邵整、邵端又自洪洞县迁河南巩县回郭镇,遂为回郭邵氏始迁祖。邵整居回郭苏村(后为邵苏村),其后族大人繁,又有族人东迁五里一地,创立“安乐寨”(现为东庙村)邵端居支界。现回郭邵氏约有五千之众。有家谱,东庙村建有“邵氏先贤祠”。

字辈同洛阳安乐窝邵氏。名人有邵青山、邵炳南、邵雷鸣等。

始祖邵雍。29世孙邵应祥由洛阳迁睢州邵庙,31世孙邵思道、再迁州北七里子南邵庄,33世邵福增、邵福勤再迁考城北关东八里邵庄,邵福均由邵庄迁阎集西南邵小庙。有族谱。

始祖邵雍。始迁祖邵来祖,居洛阳安乐窝,明末李闯起义,其母携二幼子东逃夏邑,择北关为家。原有家谱咸丰间遭捻军焚毁,光绪初世袭五经博士邵毓嵩因公来夏邑,取安乐窝谱,接续成新谱。族分路北(长)、路南(次)两门,后路北又分为三,路南又分为二,成为五大门。字辈:启化先经世,天垣道范长;三贤传大德,敬守重纲常。

始祖邵雍。宋末洛阳邵氏八兄弟逃往四方,邵雅迁山西洪洞县,明初其后裔回河南巩县等地。后23世祖邵俊迁钧邑,乾隆初又迁居南召马市坪东上坡。道光间俊曾孙邵富又迁李青店东八里下湾。民国八年(1919年)洪水暴发,部分族裔外迁湖北社旗、方城等地,多数留下。有族谱。

始祖邵钦,山西运城三路里人。清乾隆年间其子邵永昌迁居河南南召。至今传九世,分[Two]、[Five]、六及西门。2002年修谱,2006年邵晨再修。字辈60:钦永继书兰,松立金玉满。堂龙凤呈祥,庭星月浩天。科学仁厚本,硕果道延宽。仙光环宇明,海川迎宏帆。林繁映旭红,苗旺根基远。裕成芾棠惠,富润铭燕源。

始祖邵雍。11世孙邵兴由余姚迁江苏桃源县,再迁安徽怀远龙亢镇。明中叶15世祖邵槐、邵剑兄弟又迁柘城邵园、睢县邵楼,至今400多年,分布33个村庄,计一万多人。

商水邵氏始祖邵惠铭,明洪武二年(1369)由山西洪洞县徙居商水县(今周口市辖)巴村镇大邵村。六百年来繁衍6000余人,分居在小邵庄、邵庄、董庄、崔庄、张杨庄、小刘庄、汤庄乡邵庄等。其后裔任副县长以下官职者有十余人。

上蔡邵氏始祖邵惠民,与邵惠铭是同母弟,明洪武二年(1369)由山西洪洞县徙居上蔡县东岸乡,现有邵氏300余人。

派字:启化先经世,天垣道范长。三贤传大德,敬守重纲常。

始祖邵雍。后裔散居市辖一市、八县、一区(项城市、商水县、西华县、太康县、淮阳县、鹿邑县、郸城县、沈丘县、扶沟县、川汇区)的200多个村庄,有邵姓36644人(据2006年姓氏文化节市政府调查)。

始祖邵雍,始迁祖不详。散居七里岗、十里岗、十里铺等地,有邵氏3000余人。字派:全力管力广,大富本业祥。启化宪运×,道范心意长。山传令家振,携手另贤洋。

1〖Two〗、河南清丰县六塔乡邵家村邵氏

明时永乐年间,始迁祖邵老大,率子衷亮、衷一,自砀山徙于清风城北河圈居住。衷一,又徙于六塔西北邵家小寨村,衷一生三子:百通、宽、三老,由是子孙逐繁盛焉。

始祖邵雍,始迁祖邵让。邵雍16世孙邵重英,元代任户部给事中,其子邵质明初为华盖殿大学士,邵质子邵仲美任清江知县,仲美子邵让于明朝初期,自山西举家迁到河南新安县克昌村,为邵雍19世孙。他的后代发展成为大族,分居在嵩县、渑池、伊川、宜阳、洛阳、洛宁、汝州、郏县、内乡等地。

关于宋朝邵雍没有做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