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户籍年龄统计方法

作者:原创编辑 -
唐朝户籍年龄统计方法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唐朝户籍年龄统计方法的一些知识点,和唐朝时期中国社会家庭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唐朝多少岁算高龄了
  2. 唐朝时期中国社会家庭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3. 户口制度的由来

[One]、唐朝多少岁算高龄了

根据唐朝的规定,男女始生为黄,4岁为小,16岁为中,21岁成丁(前后有所变化),60岁入老。据此,60岁以上的人才算老人,这与近世几乎没有差异。担任公职的官员,甚至到70岁才退休。可见,唐朝人的老人观念,与今人差别不大。而那个时候人的寿命之所以短,是因为医疗条件不够,非正常死亡所致。

[Two]、唐朝时期中国社会家庭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One〗、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对家庭十分看重,重视血缘亲情。中国的家庭观念起源是来自于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后来在儒家文化的推行下影响越来越深远,直至今日仍然影响着年轻人对于家庭的建立和维系。

〖Two〗、因为家庭观念的延续性,其实唐宋两朝的家庭规模是大致相同的,主要是以五口之家为主,但是由于唐宋两朝政策上的区别造成了两者表面上家庭人口悬殊的现象。

〖Three〗、唐朝礼法规定促进了“相冒合户”现象,促进了大家庭的产生

〖Four〗、家庭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血缘群体,但是从古代官府户籍登记的角度来看,是国家征税服役的计算单位。因此从每个王朝的角度来说,准确计算户籍数目十分重要。

〖Five〗、在先秦时期,首先经历过商鞅变法的秦国开始实行小家制度,要求及冠或者成婚之后的儿子脱离父母的家庭,组建自己的小家庭。

〖Six〗、自此秦国开始脱离宗法制的影响,在那时的家庭一般都是两代人,即为父母和未成年的子女,这种家庭结构和现如今的核心家庭结构一致。

〖Seven〗、在汉初,家庭结构和规模和之前的并无两样,但是随着统一带来的稳定局面的产生,以贾谊为代表的大家们开始纷纷对于商鞅变法实行的家庭管理制度持有异议。

〖Eight〗、之后汉武帝又将儒学定为官方思想,主张以孝道治理天下,于是父母在世时就分家的行为逐渐遭到批评,民间也慢慢建立起三世同堂的家庭结构,五口之家变为通常情况下的家庭规模。

〖Nine〗、从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地区某些家庭为了避祸,依附于当时的士族大家,因此出现了千人规模的特大型复合家庭,当时这只是极少数现象,绝大部分家庭还是维持着之前的规模。

〖Ten〗、但是到了隋唐时期,因为强大的中央集权统治再次出现,士族大家的势力逐渐衰弱,官府开始加大对于一般民户的掌控,因此少数的大家庭也回归了正常的规模和结构。

1〖One〗、在唐代时期,在正史典籍的记载中可以发现,普通家庭的人口数明显多于秦汉时期。尤其是在敦煌吐鲁番户籍资料中可以查阅到,大多数家庭超过了五口,平均的家庭规模是八口之家,甚至有些时候到达了九口。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唐朝家庭规模如此之大呢?

1〖Two〗、这主要是出于两点缘由,最为重要的缘由是唐朝法令的影响。因为唐朝法令明确规定,如果祖父母或者是父母在世时,子女或者子孙不得分家,否则可能会面临流放三年的刑罚。

1〖Three〗、虽然这一法令是唐朝政府将礼制和法令相结合而出现的产物,只是在道德层面上具有比较大的约束力,重要是倡导统一大家庭的维系,违反者不一定就会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但是考虑到在封建社会下法律和官府对于普通百姓的权威性和约束性,这样一条法令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达到了维系家庭关系的作用。

1〖Four〗、因此在很多时候,即使子女在父母在世时已经分家,各家财产也已经分割好,但是仍然在官府登记户籍时谎称并没有分家,将几个小家庭合在一起申报,将父亲或者祖父作为户主,这就是所谓的“相冒合户”现象。

1〖Five〗、这样一来,大家长们既可以满足孩子们想要分家单过的愿望,又能按照官府规定办事,是一举两得的行为。同时官府并非不知道民间这样的私下行为,对于分家分割财产这种行为也并没有异议,只要各个小家庭在户籍上仍然属于一个大家庭,官府是不会横加干涉的。

1〖Six〗、在《唐律疏议》中就有相关的法律记载:“但云别籍,不云令其异财,令异财者明其无罪。”

1〖Seven〗、因为在当时“相冒合户”属于常态,因此官府也了解用户籍来统计数字是不正确的,因此官府更加看重的数字是“丁”的数目。同时为了具体地记录人丁,唐朝官府根据年龄将人口分为从黄、小、中、丁、老五个类型的人群。

1〖Eight〗、第二个缘由在于,在唐朝的户籍上有些可能记录了大龄女儿,虽然这其中有一部分可能已经在婆家入籍,但是在娘家仍然记录在册。

1〖Nine〗、再者奴婢虽然可以被视作为唐朝人的家庭财产,但是有些家庭在户籍上还把奴婢登记在册,有其详细的姓名、年岁,因此唐朝户籍上的人口偏多,及爱听规模略大。

[Three]、户口制度的由来

〖One〗、中国最早的户籍制度建立于战国时期,当时的秦国曾实行五家为一保,十保相连,一人犯罪,十保连坐的制度。

〖Two〗、这就是后来的保甲制度的雏形。其他诸侯国也采取了类似的制度。

〖Three〗、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户籍制度。汉承秦制,将户籍制度进一步完善。汉代每年八月都要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作为征税、派役、征兵的依据。唐代,户籍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当时朝廷规定,每3年修订一次户籍,各县户籍一式3份,州、县、中央的尚书省各保存一份。唐代的户籍登记已经相当详细,一家之中的男女人口、年龄、土地、财产情况都一一登记造册,后来历代基本上都沿用唐代的户籍制度。

〖Four〗、但是古代的户籍制度只有一种统计学意义,用以作为政府自上而下收税派役的依据,而没有作为身份证明的意义。另外,古代许多地方官担心人丁增多而催征不上加收的赋粮,因此往往瞒报人口,加上商贾流民不能及时登记等原因,古代的户籍登记总体上是比较粗糙的。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