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琵琶谱

作者:网络 -
宋朝琵琶谱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宋朝琵琶谱,琵琶谱符号讲解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琵琶是几线谱
  2. 八面埋伏琵琶谁写的
  3. 琵琶谱符号讲解

[One]、琵琶是几线谱

〖One〗、琵琶是我国的民乐乐器,一般来说,由于民乐的调比较固定,大部分民族乐器都是使用的简谱作为曲谱,用五线谱比较麻烦;不过如果在乐团里,由于多种乐器的谱子是统一的,有时也会用到五线谱。

〖Two〗、琵琶用的是简谱,识谱并不需要太复杂的乐理知识,但这并不代表学琵琶不需要乐理知识,懂乐理的人学习乐器更快一些,能更好理解乐器,因此,学琵琶乐器的时候建议学习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

[Two]、八面埋伏琵琶谁写的

〖One〗、最早版本见于华秋苹(1784-1895,江苏无锡人)编《琵琶谱》卷上,标题为《十面》,王君锡伟谱、李芳园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清光绪二十一年即1895年印刷)亦收此曲,改名为《淮阴平楚》。虽记为隋代秦汉子作,历史上实无秦汉子其人,据《旧唐书单薄志》载“今清乐奏琵琶,俗谓之秦汉子,圆体修颈而小,疑是弦鼗之遗制其他皆充上锐下曲项,形制稍大,疑此是汉制,兼似两制者,谓之秦汉,盖谓通用秦汉之法”。秦汉子即秦琵琶的异名,实际上如同其他民间音乐一样,作者实在无法考证。

〖Two〗、明末清初王猷定(1598-1662)《汤琵琶伟》对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的记载中说:“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非,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这些描写与《十面埋伏》的音乐意境极为近似,可能即为《十面》之前身。

[Three]、琵琶谱符号讲解

解放以后,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的几位同志,根据演奏琵琶时的运动方向和姿势,创造了一套改革的琵琶指法符号。

这些符号能使演奏者产生联想,易于理解,比工尺谱中原有的琵琶指法符号在书写上要简便得多。

这些符号在多年的试用中,已被广大琵琶同行们熟悉并使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一些不同意见,例如在前一阶段的个别琵琶谱中出现“带”“擞”不分;“扫轮”“轮带811”不分:滑音类的记谱不易看懂等现象,现将这三方面的指法与符号,试作一些介绍,以供同志们进一步探讨。

1.捺、带、擞捺、带、擞都是左手的指法。捺,符号作“.”。是用左手指头将弦身捺按在某一相品位上使发出弦音。

曾有多种名称:手指的动作幅度较大,力量较强的叫做“打”,其音量稍强;手指的运动幅度较小,力量较弱的叫做“印”,司今其音量较弱;运动幅度的大小和力量、音量的强弱介乎“打”“印”之间的叫做“捺”。带、又称“带起”、“带音”、“放”。符号作“‘,’,是用左手按指带动弦身来发音的。有带起空弦和带起按音两种。带起空弦时,只须用一个按指,带起按音时,必须用两个按指。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