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族明朝

作者:网络 -
宋朝皇族明朝

大家好,关于宋朝皇族明朝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1194年是明朝什么年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10个唐宋元明清历史小故事
  2. 1194年是明朝什么年
  3. 明朝真的亡于士大夫吗

[One]、10个唐宋元明清历史小故事

〖One〗、一: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了兄长后逼父李渊退位,登基称作唐太宗。

〖Two〗、三: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假借平判,率军出城,被部下拥护成功逼宫。

〖Three〗、四:下陈州,包公陈州放粮救驾李娘娘,揭开狸猫换太子真相。

〖Four〗、五:忽必烈,忽必烈联宋抗金,强大后灭了南宋后金改朝元朝。

〖Five〗、六:朱元璋,造反成功做了皇帝。

〖Six〗、七:燕王造反,燕王朱历燕京造反杀了皇帝朱允炆迁都北京。

〖Seven〗、八:李自成,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吊死梅山,李自成改国号大顺朝。

〖Eight〗、九:雍正,雍正在九子夺嫡胜出后做了皇帝。

〖Nine〗、十:溥仪,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清王朝灭亡,改为中华民国。

[Two]、1194年是明朝什么年

1194年不是明朝时期,而是南宋时期,是南宋绍熙五年。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是北宋灭亡后,赵宋皇族南迁,以杭州为都建立的政权,共历九帝,国祚152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朝代。1194年在位的皇帝是光宗赵惇。赵惇是宋朝第十二位、南宋第三位皇帝,公元1189年~1194年在位。

[Three]、明朝真的亡于士大夫吗

了解到李自成进北京之时,崇祯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将后妃子女(除太子外)尽数杀死,然后黯然自缢于煤山的一棵歪脖子槐树上面,也正成就了“槐”的木中之鬼之意。崇祯临死前,曾经写下遗书,写道:“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读来至今使人黯然伤心而落泪,然则,明朝真的是如崇祯所言“诸臣误朕”,真的亡于士大夫吗?下面个人来谈几点原因如下: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功绩史无前例,毕竟他是一介布衣出身,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朱元璋自身能力毋庸置疑,但也离不开众多谋臣悍将的辅佐。洪武三年,朱元璋论功行赏,大封开国群臣,一口气封了26个爵位,与此同时,他还将除太子之外的其他9个儿子封为藩王,只待他们成年之后就藩。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功臣可能都反对封王(封子就藩),但是却基本上没有什么人敢站出来反对,只有汤和借助喝酒聊天的机会和朱元璋开玩笑的说:“上位如果都把子孙们封王,不出十代这千千万万的王能把大明撑破了”,还有太子私下抱怨下自己的担忧。

当然,朱元璋的封王也不是没有他的考虑,他的本意是一乃避免王子们在京城内争权夺利,二是天下初定,边疆未稳,对朝中大将又不信任,更相信血缘之亲,三则自己也做了藩王不得互通,不得轻易离开自己领地的决定,自认为万无一失。谁知却“天有不测风云”。

果然到了后来,先出现了燕王朱棣的靖难,把拥有优势的建文帝给赶走了。到了明代中期,皇族不断繁衍生息,数量庞大,朱氏藩王与家眷之费,几乎成为朝廷的毒瘤与痼疾。藩王不能从事士农工商,不能出来当官统兵,只是坐享朝廷俸禄,纸醉金迷玩世不恭,成为了国家巨大的财政负担。到了明末,边防吃紧,王族却待遇不变,当然就成为一个显著的经济问题。这真叫藩王“吃”垮了大明朝。

明朝所遭遇的“小冰河期”的冬天非常寒冷,尤其是末期的1580-1644是最为寒冷的,在一千年里是最冷的,在一万年里也是第二位的,在一百万年里也能排进6-7位,是相当寒冷的,可以说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以来,这是最寒冷的时期。

明朝中后期,一直是天旱少雨,而到了明朝崇祯帝在位期间中国北方出现的大鼠疫,刚出现在山西,又传染到河北,进而传到广大地区,特别是北京,造成了人口的大规模死亡。当李自成攻进大明帝国的都城北京时,他面对的是一座“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

正因为明朝末年气候反常、旱灾蝗灾、鼠疫肆虐,造成了庄稼减产、粮食缺乏、人们活着也看不到希望,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也颠覆了大明王朝。

明朝出现东林党与阉党之争,很多人把明朝的灭亡归于“党争”。这个是不全面的。其实,每个朝代无论强盛与否,都会出现“党争”。党争不一定就是否你死就是我活,大家说不定都是为了国家好,只是思想、途径有些不同。其实,真正的应该是由于儒学的阉割。

朱元璋时,为了给自己找一个象“汉之炎帝、唐之老子、宋之赵朗”的祖宗,翻遍了神仙谱,没有找到一个“朱”姓神仙,只找到了一个名人叫朱熹,于是就把朱熹定为了自己的祖宗,而他的的儒之“理学”就成了明朝的主要教材。

朱熹生于宋朝,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这是儒学的修正主义,不仅阉割了中国人的尚武精神,也阉割了中国人的科学精神。儒学讲究《三纲八目》,出于《大学》(最起码大学之道还是以前儒家的比较高要求),其中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

三纲本来是明明德,是阴阳两方面都要明,理学说是明德,居然成了个人的谨言慎行,本来是亲民之亲乃是通新,是让每个人都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而被理学说成了统治者对人民的仁慈,本来是止于至善,是让人追求社会的公平公正及个人素质的提高,理学却说成了统治者对老百姓的压迫要节制,让老百姓逆来顺受。到了后来,三纲都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取代了“大学之道”。老子曾说:“吾未知其名,字之曰大,吾强为之名曰道。”其实“大”也正是“道”。

八目后来成了四目,就成了我们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讲目的,不讲初心,失去了“格物致知”,使得我们的科学从世界的巅峰滑入了深渊。失去了“诚意、正心”,也使得整个士大夫阶级只会追求利息而无大智慧。这也是崇祯说“诸臣误我”的根源所在。

当时,朱元璋封王,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士大夫应有的气节荡然无存,最后更是以“良禽择木而栖”辩解,讲究明哲保身,讲究趋吉避凶,士大夫在崇祯死后,甚至去投靠李自成,当时集体这种行为被大文豪冯梦龙怒骂“尚何面目偷生于天地间”。要是在唐宋时期或者更早之时,大臣都会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进行劝阻,唾沫星都可以把皇帝淹没。

这个问题就不多说了,反正后金的女真与起义军逐渐榨干了强大的大明王朝的魂,抽干了大明王朝的血。

朱元璋以玉起名,继元而始(玉清元始天尊),希望后代能五行交替,以木开始,没有想到最后还是以木为终。诚为可叹!

大明虽然不在了,但是还是曾经辉煌过。天灾人祸虽然可怕,可怕的是人心、是文化,愿我们今后能以史为鉴,也愿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个人都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真正的大学之道!让“德播世界、道传中华”!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宋朝皇族明朝和1194年是明朝什么年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