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彝简介

作者:侠名 -
唐朝彝简介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唐朝彝简介这个问题,彝族陈姓是什么家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中国唐朝之前喝酒用什么器具
  2. 彝族的起源和传说
  3. 彝族陈姓是什么家族

[One]、中国唐朝之前喝酒用什么器具

〖One〗、中国古代最早盛酒的器具应该是陶,在六千多年前,从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一个墓穴中出土了大量酒器,这些酒器的材质为陶,类型包括瓮、罐、碗、盂、杯等,单是酒杯的造型就有平底杯、高足杯、斜壁杯、曲腹杯、觚形杯等等。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他们还算是“原始人”。

〖Two〗、商周时期:商周时期的文化代表是青铜器,这个时候以青铜为材质的酒器也应用而生。商周时期的酒器更多用作礼器功能,主要用于奴隶主上层贵族使用。这个时候酒器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按照用途可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煮酒器有盉和爵,盛酒器有尊、觚、彝、壶等,饮酒器有爵、觥、觯、觚。

〖Three〗、两汉时期:中国的酒具已经定型,主要分为饮酒器、取酒器、盛酒器和贮酒器。汉代酒器的材质以漆制酒器为主,酒具种类有耳杯、樽、扁壶等。除了漆器,在汉代还有陶器、青铜器、瓷器等材质并存。

〖Four〗、隋唐时期:唐代中国的酒器迎来了高峰,饮酒器以杯和觞为主,有诗为证:葡萄美酒夜光杯,还有李白的“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唐代用木杓取酒,用木杓将酒放入酒杯的过程被称为斟酒。唐代的盛酒器具被称为“樽”,李白的“金樽清酒斗十千”讲的就是这一器具。此外,樽除了可以盛酒,还带有温酒的功能。

[Two]、彝族的起源和传说

〖One〗、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Two〗、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初期,彝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大约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两个区域。在这些地区居住着称为"邛都"、"昆明"、"劳浸""靡莫"和"滇"等从事农业或游牧的部落。根据彝族的历史传说,其祖先在远古时代居住在"邛之卤",后来才南下到"诺以"、"曲以"两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

〖Three〗、大约在公元3世纪以后,彝族的先民已经从安宁河流域、金沙江两岸、云南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渐扩展到滇东北、滇南、黔西北及广西西北部。由于彝族先民定居西南后,曾不断与其他民族融合,如古代南方的濮人后裔就有许多成为了今天的彝族。贵州古彝文典籍《西南彝志》中就有许多关于"濮变彝"的记载。同时,古代彝族居住的地区,又分布着彝语支的其他许多部落。因此,彝族在历史上的名称十分复杂。

〖Four〗、大约在2000多年前,彝族先民已经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据彝文典籍记载,彝族的祖先"仲牟由"有6个儿子,这6个儿子就是彝族尊称的"六祖"。"六祖"为武、乍、布、默、糯、恒六个支系的祖先。根据贵州彝族水西土司安氏世传的父子连名谱系,自仲牟由至清康熙三年(1664年)的水西土司安坤,历传85代,由此上溯,"仲牟由"约为战国初期人。六祖分支标志着彝族先民由氏族、部落走向部落联盟阶段。

〖Five〗、大约在公元前[Two]、三世纪,居住在云南滇池周围的彝族先民已开始进入阶级社会。汉初,在滇池地区(原"滇国"领域)设益州郡,彝族先民为"滇王"所统治。公元8世纪,在云南哀牢山北部和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地方政权,史称"六诏"(六王)。其中"蒙舍诏"的首领皮罗阁在783年统一"六诏",建立了以彝族为主体,包括白、纳西等族在内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并由唐朝册封为"云南王"。同一时期,在贵州彝族地区也出现了"罗甸"等政权,总称为"罗氏鬼主"。

〖Six〗、公元937年,封建制的"大理政权"取代了由于奴隶和农民起义而崩溃的"南诏",从此,云南彝区开始走向封建制。13世纪后,"大理"、"罗甸"相继被元朝征服,并在这些地区设置路、府、州、县和宣慰司。元末,云南许多彝族地区封建地主经济迅速发展,但在一些地区领主经济和奴隶制残余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明代,在彝族地区兼设流官、土流兼治和土官三种官职,对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清代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彝族地区的直接统治,从而使大多数彝族地区的领主经济解体,封建地主经济进一步发展。

〖Seven〗、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广大的彝族人民也深受苦难,鸦片在彝区大肆泛滥。凉山彝族奴隶主利用鸦片换得大批枪支、白银,有了枪支,他们又进一步向四周扩展势力,掳掠各族人民为奴隶。由于有了枪支,彝族内部的冤家械斗日益频繁,使广大彝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许多彝族被迫背井离乡,向安宁河以西至丽江地区迁移。

〖Eight〗、为反抗剥削压迫,彝族人民在历史上进行过多次英勇抗争。特别是近代,彝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汇入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洪流。清咸丰年间哀牢山彝族李文学领导的起义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坚持斗争达23年之久(1853--1876年)。19世纪末,金平、元阳等地彝族、哈尼族人民曾多次联合反抗入侵中国边疆地区的法国侵略者。滇南的彝、汉各族人民,曾多次反对法国侵略者修筑滇越铁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蒙自爆发了彝民杨自元带头火烧法国"海关"的事件。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中,许多彝族志士参加了推翻帝制的斗争。1913年至1916年间,在凉山州的冕宁、越雟一带爆发了彝族人民反抗奴隶制度的大起义。由于起义的高潮在1914年,这一年为彝历的虎年(彝语称虎为拉,称年为库),故史称"拉库起义"。

〖Nine〗、1927年,蒙自县五六百汉、彝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提出了土地革命的口号,并在山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35年至1936年,红军[One]、二方面军两次经过彝区,在滇东北、滇北和凉山彝区宣传民族政策,受到广大彝族人民的拥护,许多彝族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在冕宁,红军打开了监狱,放出了"坐质换班"的彝民。冕宁拖乌彝族果基家头人小叶丹在党的民族政策感召下,与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按照彝族的传统习俗在冕宁彝海结盟,使得红军顺利通过了彝区,取得了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胜利。刘伯承还将"中国夷民红军沽鸡(即果基)支队"的红旗授予小约丹,鼓励他们组织游击队反抗国民党统治。红军播下的革命火种在彝区广泛传播,人们怀着对红军的敬意和思念,珍藏着红军留下的红旗、用过的物品,许多彝族还将这一年出生的儿女用红军来命名,如"红军惹"、"红军嫫"。

[Three]、彝族陈姓是什么家族

〖One〗、彝族陈姓家族并非一个特定的家族,而是指在中国彝族民族中,有一部分彝族人的姓氏为陈姓。中国的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人口超过千万。彝族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和习俗。

〖Two〗、在彝族民族中,有很多姓氏,陈姓只是其中之一。彝族的姓氏来源多样,有的来源于部落名称、地名、自然物、家族分支等。陈姓可能是某个彝族家族分支或家族成员的姓氏,但由于彝族的姓氏来源和传承方式较为复杂,很难确定具体的彝族陈姓家族。

〖Three〗、另外,要注意的是,陈姓在汉族等其他民族中也较为常见。因此,在讨论彝族陈姓家族时,还需要区分该姓氏在彝族中的独特性和与汉族陈姓的关联。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