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茶碗简介

作者:网络 -
唐朝茶碗简介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唐朝茶碗简介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唐代饮茶用的饮具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古代喝茶的杯子叫什么
  2. 唐代饮茶用的饮具
  3. 唐宋执壶底足特征

[One]、古代喝茶的杯子叫什么

那叫盖碗,盖碗也称“三才杯”暗含天地人和之意。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崔宁之子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人称便。到后世环底做得越来越新颖,形状百态,有如环底杯。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区诞生了。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由点巴蜀向四周地区浸润发展,后世就遍及于整个南方。盖碗茶的品茶讲究:川人使用茶盖还有其特殊的讲究:品茶之时,茶盖置于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茶客临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远,少时即归,自然不会有人侵占座位,跑堂也会将茶具、小吃代为看管。茶博士的斟茶技巧,又是四川茶楼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嘎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平齐,碗外无一滴水珠,既是一门绝技,又是艺术的享受。回族的盖碗亦称三炮台。因盛水的盖碗由托盘、喇叭口茶碗和茶盖三部分组成,故称盖碗或三炮台。盖碗茶因配料不同有不同的茶名,如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等。用滚开水沏成。给客人上茶,要在吃饭前。倒茶时,要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揭开,放入茶料,然后冲开水加盖,双手捧送,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一般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三香茶(茶叶、冰糖、桂圆),五香茶(冰糖、茶叶、桂圆、葡萄干、杏干),八宝茶(红枣、枸杞、核桃仁、桂圆、芝麻、葡萄干、白糖、茶叶)等。回族讲究沏茶,认为用雪水、泉水沏茶最佳。一般根据不同的季节和自己的身体状况配出不同的茶。夏天多茉莉花茶、绿茶、冬天多饮陕青茶。驱寒和胃饮红糖砖茶,消积化食饮白糖清茶,清热泄火饮冰糖窝窝茶,提神补气、明目益思、强身健胃、延年益寿饮八宝茶。喝盖碗茶时,用托盘托起茶碗,用盖子“刮”几下,使之浓酽。然后把盖子盖得有点倾斜度,用嘴吸着喝。不能拿掉上面的盖子去吹飘在上面的茶叶,不能接连吞饮。要一口一口地慢饮。当喝完一盅还想喝时,碗底要留一点水,不能喝干。

[Two]、唐代饮茶用的饮具

据考证,中国人饮茶是从鲜叶生吃咀嚼开始,后变为生叶煮饮,形成比较原始的煮茶法。唐时饮茶开始由粗放走向精工,尤以集历代茶艺精华、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艺专著的陆羽为杰出代表。陆羽在总结前人饮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提出了煮茶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开创了饮茶新风尚,推动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Three]、唐宋执壶底足特征

〖One〗、瓷器的使用在唐代更为普及,瓷器烧造迅速发展。瓷制的茶具、餐具、酒具、文具、玩具、乐器以及实用的瓶、壶、罐等各种器皿,几乎无所不备。瓷器的器类品种与造型新颖多样,制作精细,远远超越了前代。

〖Two〗、唐代瓷器的发展,形成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刑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一般以“南青北白”概称之。

〖Three〗、瓷器做为日常生活器皿与时代和社会的风尚密切相关。唐代如饮茶之风盛行,促进了茶具的发展。因为制瓷工艺的改进,瓷制器皿品质的提高,瓷制的实用器皿就大大的发展起来并部分代替了金、银用具。唐代的陆上和海上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促使了瓷器的发展,当时出口商品中除著名的丝绸外,瓷器也随之销往国外。

〖Four〗、为适应外销的需要,以及西亚文化的影响,瓷器的造型、文饰也吸取了一些外来的因素。唐代后葬之风很盛,主要做为随葬用的三彩器,也随之迅速发展。上述种种因素,形成了唐代陶瓷器的特有的风貌。

〖Five〗、魏晋南北朝流行的鸡首壶,在唐代已不在出现,常见的是一种多棱形式圆柱形短流的执壶。壶柄也由以前的龙柄变为曲柄,在流与柄之间的立系耳的形式也少见。盘口壶壶口也有盘口变为喇叭口,壶腹一般作椭圆形,有的呈瓜形,唐代文献上,称为“注子”,顾名思义应当是当时一种酒具或茶具,在南北各窑中均大量生产,形制也大体相同。

〖Six〗、和注子一同使用的是酒杯,从唐人的“举杯邀明月”、“会须一饮三百杯”和“衔杯乐圣称避贤”等诗句中,可以知道当时饮酒是用杯。唐代的酒杯有高足杯、圈足直筒杯、带柄小杯、曲腹圈足小杯等,还有一些直接仿制金银器烧制的。

〖Seven〗、隋代最流行的四系罐,唐初还保留了它的基本形制,中、晚唐以后就不再出现。一种广口外卷、无颈、丰肩、无系耳、平底的罐却大量兴起,这种罐一般腹部丰满、有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南北各地的瓷窑都进行生产,尤其在北方广为流行,在三彩陶器中也常常可以见到。

〖Eight〗、隋代的高足盘,唐初的北方瓷窑中,尤其是三彩陶器中仍然烧制,但形制有改变。隋代的喇叭状高圈足已改为矮圈足或三足所代替,其制作也较隋代精致。

〖Nine〗、碗是生产量最大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器,南北各地瓷窑都普遍烧制,形制也大体相同。唐初的碗深腹、直口、平底,较多保留隋碗的造型。另一种碗近似钵形,但体积小,器壁一般较厚重。唐代中期,开始出现一种身浅、敞口外撇、玉壁形底足的碗。

〖Ten〗、晚唐以后这种碗式大量出现,碗的胎壁从厚重逐渐转趋轻薄,从玉壁形底向宽圈足方向发展。这种碗式的流行,与唐代饮茶之风盛行有直接关系,唐代称这种碗作“茶瓯”。陆羽《茶经》曾对当时各地瓷窑所产茶碗,作了细致的比较和评论。

1〖One〗、孟郊、卢仝、皮日休、郑谷、徐夤、陆龟蒙、韩偓等诗人,也都有赞美茶瓯的诗句,给瓷制茶具增添了声价,促进了茶具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与茶碗相配套使用的式碗托,亦称“茶托”与“茶船”。

1〖Two〗、越窑茶托的托口一般较矮,浙江宁波市出土的一批唐代越窑青瓷茶碗中,还有碗托连烧的。有的茶托口沿卷曲作荷叶状,茶碗则作花瓣形,非常和谐,再加上越窑翠青的釉色而更显雅致,所以唐末诗人徐将茶和盛茶的茶具比为“嫩花涵露”,是绝妙的描述。刑窑白瓷壶与玉壁形底的碗、盏托等与越窑所生产大体相同,都具有共同的时代特征。

1〖Three〗、瓷枕再隋代已经出现,唐代有较大的发展。唐代瓷枕一般为长方形的小枕,以三彩陶枕为多,常出土于北方唐墓中,南方则较少见。

1〖Four〗、瓷砚多为圆形,魏晋时期多具[Three]、[Four]、[Five]、六不等的蹄足。隋代除蹄足外还有珠足和滴足。唐代瓷砚则向多足、镂孔圈足发展。砚面较前代更向上凸起。唐代南北各窑均产砚,有大、有小,小者数厘米,大者近尺,这与唐代书法艺术普及有关。

1〖Five〗、唐代陶瓷器也受到了西亚波斯文化的影响。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龙柄凤头壶,造型巧妙,器身堆贴瑰丽文饰,壶盖塑成一个高冠、大眼、尖嘴的凤头,与壶口相合,由口沿平底部连以形状生动活泼的蟠龙柄,这是唐以前所未见的新样式。

1〖Six〗、双龙耳瓶的器形也同样可以看出式吸取了外来胡瓶的特点,壶身与隋代李静训墓出土的鸡头壶大体相同,无头,而用一对龙形耳作为装饰,这种双龙耳瓶与凤头壶均盛行于初唐,唐高祖儿子李凤墓中出土的白瓷双龙耳瓶,就是此种造型。

好了,关于唐朝茶碗简介和唐代饮茶用的饮具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