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清新诗歌鉴赏

作者:网友投稿 -
唐朝小清新诗歌鉴赏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唐朝小清新诗歌鉴赏的一些知识点,和拟寒山拾得二十首赏析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春江花月夜前八句赏析
  2.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赏析
  3. 含山店梦觉作赏析

[One]、春江花月夜前八句赏析

〖One〗、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Two〗、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Three〗、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Four〗、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Two]、拟寒山拾得二十首赏析

〖One〗、寒山,拾得是唐朝的两个诗僧,其诗语言通俗,似诗似偈,自出手眼。如拾得诗:“若解捉老鼠,不在五白猫。若能悟理性,那由锦绣包”,“教汝痴众生,慧心勤觉悟”。他们以禅入诗,以诗谈禅的诗风尤为宋代诗人所推崇。这首诗即王安石摹拟寒山、拾得的诗体所作二十首中的一首。王安石对这些诗很欣赏,在给自己女儿的诗中说:“未有拟寒山,觉汝耳目荧”(《寄吴氏女子》)。时人也很激赏,李璧云:“公有拟寒山诗,晚年作,深造佛理。”

〖Two〗、“我读万卷书,识尽天下理”。发端的两句述自己的读书和感悟。前句用杜甫“读书破万卷”诗意。这两句说自己读了许多书,故而通达世间道理。乍读初品,似乎诗人有自矜之意,其实不然。据《宋史·王安石传》载:“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而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他少年博学多才从中可知;况且诗人写这首诗时已六十二岁,年过花甲,到了人生的秋天,这样说也可看成是对自己人生旅程的总结;再从诗理上看,[One]、二两句实为[Three]、四两句作铺垫。

〖Three〗、“智者渠自知,愚者谁信尔”,即承“识尽天下理”来说的。“渠”为第三人称“他”;“尔”为第二人称“你”。诗人识尽天下理,对世人有何用呢?拿拾得的话来说:“世间亿万人,面孔不相似”,慧根亦有天壤之别。灵心慧性的“智者”,他会以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世上真理,茫昧不通的“愚者”,即使天下至理放在他眼前,他亦不会相信。对天下理,这二者一是晓然,一是茫然。茫然的无庸提及,晓然的也不足为奇,那么诗人所欣赏的是什么人呢?

[Three]、含山店梦觉作赏析

〖One〗、在唐代诗人那里,“回家”与“仕进”是一对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对于锐意进取、自视甚高的唐人而言,若是功业无成,宁可“一醉任天涯”,决不轻易还家,必须坚忍地前行。这便有了韦庄将“流离”“别家”当作一种习惯,成为生活常态。与其他诗人相比,韦庄似乎表现得更为洒脱,更加决绝,“等闲挥袂客天涯”,唐人的胸襟、气度与抱负尽出,毫无悲悲切切之感。韦庄的行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是唐末乱世典型的漂泊者,他的这句诗,最能表现唐代士子气度。

〖Two〗、但是乡思功名两不弃,又谁也克服不了谁,自然会让许多诗人不约而同地将这份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韦庄一生又是饱历艰辛,读书时数米而炊,秤薪而爨,加之早尝寇乱,间关顿踬,其漂泊流浪之苦、去乡怀国之痛的体验不可不谓深刻,这些在他的诗作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Three〗、“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孤灯所具有的悲剧意味,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而“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疑,那是一种凄然的美,仿佛万籁俱寂之夜,只有一盏孤灯,作者企图在黑夜中寻找寄托,然而醒来时却是斜月相迎,此情此景让人愈加惆怅。

〖Four〗、羁旅漂泊本是人生常有的际遇,而在离乱的时代更不足为奇。他善于从内在的角度契入,以其深刻的感悟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使这种人之常情显得格外动人。全诗的境界直白而不深隐,其间却处处涌腾着感情的潮流,那淡定,那昂扬,那思念,那怆然,甚至那惆怅迷茫的叹息都发自内心深处,若隐若现,既不激烈,也不哀怨,厚重深挚,令人品味不尽,使人想见风度。夜深人静,好梦搅醒后的诗人,兴尽悲来,他心头袭上的哀感绝不止一己的生命飘泊无着之感,更是人类生命的苍然之悲感。韦庄这种清丽柔婉诗风,属于典型的晚唐格调,于此诗犹见一斑。

唐朝小清新诗歌鉴赏和拟寒山拾得二十首赏析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相关推荐: